中新網張家口11月22日電(譚地 宋錦豐 吳潔)“迴首望那片浩瀚林海,感覺很自豪。”張家口市國有林場管理處處長王平22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激動地說,張家口用14年的時間情趣用品建成了百萬畝林場,其釋放的氧氣量可以“養活”一半的北京人。
  河北張家口市壩頭沿線,東起沽源南灘,西至尚義大青山,綿延255公里,南北縱跨33公里,方圓15室內設計00公里,平均海拔達到1600米,是首都的北大門,被稱為“京北第一屏障”。據王平介紹,張家口市塞北林場項目於1999年6月正式啟動,工程建設總規劃198萬畝,截至目前,共完成人工造林128萬畝,其中成林55萬畝封山育林35萬畝。
  王平稱,從1999年開始實施植樹造林項目的時候,張家口山上沒有一棵樹,風沙漫天,沙子打到臉上生疼,他們用14年的時間,讓昔日“光禿禿“的壩頭沿線有了生機,徹底告別了“一年四季支票借款風沙跑,荒山禿嶺不長草”的時代。
  王平介紹說,14年的努力,培養了55萬畝成林,每年的蓄積量達到260萬平方米,可釋放氧氣475萬噸,“等於養了一半北京人啊”。王平說,由於塞北林場房屋二胎區域位置處在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大多在深山老嶺,落差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生態環境惡劣,水土流失嚴重,造林很難;另外,張家口林場屬於農牧結合區,過度放牧對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壞,導致幼林成活率低,這對植樹造林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剋服困難,每年過了系統傢俱正月十五,王平就率領技術人員深入大山,開始規劃設計造林。大地解凍後,林場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在大山腳下搭帳篷,或與施工隊同吃同住監測樹苗。
  “盯著樹苗一會兒也離不開人。”王平說,他們需要給工人們提供技術支持,同時監督人工造林的工程,長年累月堅守在大山深處。
  談到植樹的困難,張家口市國有林場生產科科長邱貴福說,冒著大雨、踩著積雪登山植樹都是家常便飯,但是他們喜歡雨雪天氣,因為只有充足的水分才能讓樹木有較高的成活率,對森林防火也有很大的幫助。
  邱貴福說,他每次上山檢查樹苗就是一整天,餓了就啃方便面,就著大風喝涼水,常年工作在陰冷潮濕的樹林里,積勞成疾,幾乎每個像他一樣的工作人員都有風濕的毛病。他說,雖然又苦又累,但是看到山上成片的林海,“感覺一切都值得了。”
  王平告訴記者,每年開春就是植樹的季節,夏季靠天幫忙,雨水一到立即冒雨上山栽樹,成活率可達90%。經過14年的不懈努力,讓張家口由風沙加速區變成了風沙緩速區,樹木阻擋了從內蒙吹來的風沙,成為了京津地區的綠色屏障。
  王平說,營林造林管護是大事,“三分造,七分管”,塞北林場這14年之所以一年比一年壯大,關鍵在於後期嚴格的管護措施和標準化的管護模式。
  王平自豪地對記者說,現在國家講究發展綠色GDP,人們生活的空氣好了,幸福指數提高了,“我比北京人生活得還幸福”。(完)  (原標題:張家口14年建百萬畝林場守衛京津 護林員積勞成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p55npqmf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